关于端午节的知识问答题目如下:
1、端午节的起源和哪个人物无关?
A.屈原 B.伍子胥 C.曹娥 D.白素贞正确答案:D
解答: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流传最广的一种就是纪念屈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就有了端午龙舟竞渡、吃粽子的风俗。
除此之外,还有说法称端午节是为纪念伍子胥和孝女曹娥。
伍子胥助吴伐楚,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吴王夫差不听。子胥便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
虽然白娘子很美,但是她和端午节的起源无关!只是她在端午那日被许仙劝饮雄黄酒,现出了原形。
2、端午节要吃什么?
A.饺子 B.粽子 C.月饼 D.汤圆正确答案:B
解答: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和民俗节日融合到一起,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节日食品。春节吃饺子,元宵吃汤圆,中秋吃月饼,中国人民喜欢用独特的饮食来表达每个节庆。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据说,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沿江苦寻屈原踪影,又害怕江鱼吃掉屈原,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中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由此风习相传,人们为缅怀屈原,每年五月初五这一天便以粽子投江。
3、以下不属于端午节习俗的是?
A.沐兰汤 B.避五毒 C.赛龙舟 D.放鞭炮正确答案:D
解答:端午节有很多的别称,端阳节、重五节、菖蒲节、龙舟节、浴兰节……也体现了端午节的习俗的多样化。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
在端午节,民间有“避五毒”的习俗,所谓五毒一般指的是蛇、蜈蚣、蝎子、壁虎、蟾蜍。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
赛龙舟就不必说了!这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至于放鞭炮嘛,那主要是春节期间的习俗。
4、以下哪句诗词不是描写端午节的?
A.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B.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正确答案:C
解答:“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此句出自苏轼的《浣溪沙·端午》。全词为“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词中也描绘了浴兰汤,系五彩丝线等端午节的习俗。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此句出自宋朝张耒(lěi)的《(和端午》。全诗为“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很明显,这是纪念屈原的一首诗。
“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此句出自元代文学家舒頔(dí)的《小重山·端午》。文中也表现了挂艾草、菖蒲,系五色丝线等习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句,是描写的清明节的景象,出自唐代诗人杜牧。
5、“五毒”中不包含以下哪种动物?
A.蛇 B.蜈蚣 C.蝎子 D.蚊子正确答案:D
解答:五毒一般指的是蛇、蜈蚣、蝎子、壁虎、蟾蜍。
填空:
1.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_____年(阴历)
2.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____(元旦)
3.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_____(春节)
4.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_____”(迎春日)
5.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_____(除夕)
6.______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春节)
7.1949年_________,新中国成立(9月27日)
8.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_____”(熬年)
回答:
1.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年画守岁爆竹拜年)
2.春节传说有哪些
(熬年守岁万年创建历法说贴春联和门神)
1长辈为什么要给晚辈压岁钱?寓意大概解释: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2出题:贴门神习俗,最初门神是古代成庆,到唐代门神的位置有由那两个取代?解:秦叔宝和尉迟敬德 3出题: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叫什么日?解: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 4出题:正月初几不能扫尘?解: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5出题:北方包饺子时会放什么东西进去,寓意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解:硬币 6出题: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这有时寓意什么喃?解: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 7出题:除夕一词的由来?(传说)解:除夕是春节的前夜,又叫年三十.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 8出题:初五南方有祭财神习俗,这五路财神是指?解: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9出题: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一桌放满年菜,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这是为什么?寓意什么?解: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 10出题:谷子的生日是初几?提示:这天天气晴朗,则这一年稻谷丰收与放生的日子,天阴则年歉。解:正月初三 11.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_____年(阴历)12.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____(元旦)13.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_____(春节)14.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_____”(迎春日)15.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_____(除夕)16.______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春节)17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_____”(熬年)18春节的习俗有哪些(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年画守岁爆竹拜年)19春节传说有哪些(熬年守岁万年创建历法说贴春联和门神)
20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_____”(熬年)
21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_____(除夕)
22.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_____”(迎春日)
23贴门神习俗,最初门神是古代成庆,到唐代门神的位置有由那两个取代?
解:秦叔宝和尉迟恭
24.中国过春节有“开门爆竹”一说,有什么含义?
解: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爆竹声来除旧迎新,带来好运。
25.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有什么含义?
解: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子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26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多少年前?答: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
27为什么贴倒福字?
答: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28小年是什么时候?
答: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29在春节,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是为了?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
30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
答: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31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答:“爆仗”、“炮仗”、“鞭炮”。
32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哪些?
答: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33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什么?答:“灶王奶奶”。
34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为?南方称为?
答: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
35正月初二(北方地区为正月初三)有什么习俗?
答:嫁出去的女儿们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36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答:“元宝汤”
37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从哪天开市?答:正月初五
38正月初八有“放生”活动,是什么?
答:就是把家里养的一些鱼、鸟拿到外面,放归野外。初八放生,不仅体现了古人尊重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品德,也表达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间各种生物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
39“腊八节”,这一天在中国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喝腊八粥在我国已有千年历史。“腊八节”指的是哪天?答: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
40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春节开始和结束的日子是?
答:一般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到正月十五,也有的从腊月初八开始,一直过到正月底
上一篇:春节文化知识游戏图片素材
下一篇:春节知识问答游戏题目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