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知识问答游戏答案
创始人
2024-12-02 11:47:41
0

一、怎样才能把初中历史学好

理解记忆法:理解事件的发展,明白历史事件这么发展的原因,有些内容一定要先理解才能更快速记忆。有很多历史事件发展过程过长,这个时候一定要化繁为简,可以运用公式法进行记忆。历史学习中要想记得多、记得牢,关键在于理解,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识才不会忘记。上历史课和上其他课一样,一定要专心听讲。

“读历史教材”需要“读”目录、引言、课文、插图、材料、地图、引文、注释、思考题和大事年表。第一,在理解章节目录及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明确此章节讲了什么问题,以及围绕此问题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第二,根据教材,分析、归纳每个方面讲了几点,每点都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并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第三,找出书上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记住的,划出来加强记忆。

有些同学认为上课听不听无所谓,反正课文内容都看得懂,只要考试前去背背,同样可以应付,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尽管有些简单内容可以死记硬背,但复杂一些的内容光靠死记是不行的,有许多历史知识必须弄明白这个知识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意义何在,有什么影响等等。所以一定要抓住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来龙去脉;如果上课不专心听老师分析讲解,自己也不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幻想考试前去突击硬背,临场时必然会颠三倒四或张冠李戴,有的则束手无策,不知所云。

把性质相同而特点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如秦、隋相比,汉、唐之比较等。把某些表现相似而性质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分清不同性质,形成不同概念。把性质相同但发生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加以综合比较,区分异同。如中国近代许多不平等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等。中外比较。如世界上最先进入奴隶社会的四个国家之比较,中国与西欧进入封建社会之比较,中国古代经济、科技发展与西方之比较等。

二、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历史作为非热门考试科目,却也在中考中占据一定比重,近年来的历史中考中,开放性题目的比重在不断增高。因为开放性试题最能体现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人文素养的要求。昂立新课程小编为大家带来中考历史19大必考知识点,让这万能的模板助你得高分。

一、大国崛起

1.常考设问:对大国发展/崛起的认识

2.答案模板

(1)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发展经济的基础和前提;

(2)不断改革,大胆创新;制度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关键;

(3)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和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大力发展科技,培养人才等。

二、中日关系

1.常考设问:中日双方妥善处理两国关系、为中日关系良性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答案模板(1)总体做法(建议、启示、看法)

①正视历史,以史为鉴,面对未来;

②加强交流,增进互信;

③睦邻友好,合作共赢。

(2)日本方面:应正视历史问题,积极、主动、妥善解决战争遗留问题,不要做伤害中国人民情感的事,努力发展中日两国互惠互利、友好合作的睦邻关系。

(3)中国方面: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努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加强和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努力促进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

三、中美关系

1.常考设问:发展中美两国新型大国关系的看法、建议

2.答案模板

(1)求同存异、增强政治互信;

(2)促进经济合作与共赢、加强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事务合作;

(3)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珍惜和平发展机遇期。

四、三次科技革命

1.常考设问: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和认识

2.答案模板

(1)积极影响: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2)消极影响:环境污染,交通拥挤,高科技犯罪,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要正确利用科技,减少消极影响。

五、对外交往

1.常考设问:对外交往的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2.答案模板

(1)开放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

(2)独立自主、平等互利是外交的保障;

(3)国家利益是外交的出发点;

(4)维护国家安定和统一是外交发展的保障;

(5)外交政策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

六、民族复兴

1.常考设问: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答案模板

(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3)青少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世界观,为发展贡献力量。

七、战争与和平

1.常考设问:怎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战争

2.答案模板

(1)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2)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打击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防止军国主义和极右势力抬头;

(4)力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5)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

八、民族团结

1.常考设问:如何维护民族统一

2.答案模板

(1)增强民族团结意识,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2)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自觉同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

(3)实行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

(4)加大对民族分裂势力的打击力度,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都注定失败。

九、两岸关系与祖国统一

1.常考设问:如何推进两岸关系进一步(和平稳定)发展,实现祖国统一

2.答案模板

(1)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九二共识;坚决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2)互相尊重、互补互利,加强经济、科技、文艺、旅游等方面的交流;

(3)加强领导人对话和两岸人员往来;

(4)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坚决反对“一中一台”等各类台独言行,坚决维护国家统一;

(5)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聪明才智,积极参与海峡两岸的交流活动等。

十、改革与制度创新

1.常考设问:从中外的改革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2.答案模板

(1)改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改革必须立足国情,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改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之源;

(4)改革是强国之路,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十一、侵略与反抗

1.常考设问:对中国近代遭受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抗争的认识

2.答案模板

(1)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2)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对外开放,只有提升综合国力,才能在国际上立足;

(3)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等。

十二、思想解放

1.常考设问:思想解放的作用及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2.答案模板

(1)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社会进步;

(2)思想解放为社会进步奠定思想基础,社会进步推动思想解放。

十三、党的发展历程

1.常考设问:对党的发展历程的启示

2.答案模板

(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3)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4)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抓住机遇,发展壮大自己,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等。

十四、改革开放

1.常考设问:由中国改革开放得到的启示

2.答案模版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

(2)要结合本国国情,实事求是,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

(3)要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十五、民主与法制

1.常考设问: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

2.答案模板

(1)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民主与法制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3)不同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借鉴;

(4)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十六、经济全球化

1.常考设问: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2.答案模板

(1)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重视区域合作,与各国实现互利共赢;

(2)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重视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3)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

十七、世界政治格局

1.常考设问: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形势,中国应该如何做/如何应对

2.答案模板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教育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综合国力;

(2)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加快自身发展,积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

(3)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十八、传统文化

1.常考设问: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2.答案模板

(1)坚持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自觉抵制西方落后思想和意识的侵蚀;

(3)积极宣传民族传统文化;

(4)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坚持发展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十九、三农与民生

1.常考设问: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

2.答案模板

(1)重视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2)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坚持税费改革;

(3)加强、加大向农民宣传农业技术等的力度;

(4)注重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历史学科注重记忆理解与背诵,学生们不可忽视历史对我们的学习成长的作用,在初中阶段就应该打好基础。

三、初中历史开放题

1、你是如何理解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含义?举出我国历史上体现这种浩然之气的事例?当今社会我们如何提倡这种浩然正气?

答: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发生什么变化,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不能变的,这就是这句话的含义。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举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司马迁忍辱负重著《史记》,文天祥正气歌,岳飞抗金。当今社会,仍有很多意志薄弱的人,经不起金钱和物质的利诱,成为腐败分子。社会大力宣传这方面的素材,鞭挞不良风气,形成一股正气,使浩然之气发扬光大;个人应加强做人准则、品行素养、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提高,使浩然之气蔚然成风。

2、司马迁有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对照他和屈原的经历和成就,你如何看待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出哪些人生道理?

答:司马迁忍辱负重,为了成就《史记》;屈原愤而投江,为了表达对楚国的忠贞。一生一死,虽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但他们都是为了理想和抱负,体现了两位伟人的崇高人格。因此,他们都受到人民的尊敬、热爱和推崇。(感悟自己发挥)

3、对“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的评价:

答:(1)、知人善任。他用人不计资历出身,不计亲疏恩怨,凡有治国安邦之才,都委以重任。(2)、虚心纳谏。唐太宗在位期间,进谏的大臣很多,以魏徵最著名。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在位20余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物价廉价,社会呈现出安定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

4、比较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他们有哪些共同点,哪些不同点?你对哪位皇帝评分最高?

答:他们的共同点:(1)、富有才干;(2)、英武果断;(3)、勇于创新。

不同点:(1)、秦始皇统治手段过于严厉,比较残暴。(2)、汉武帝也有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一面,虽有巩固国防、开疆拓土之功,但耗用民力过度给社会带来危害,好在尚能悬崖勒马。(3)、唐太宗则统治开明、宽容一些,能虚心地纳谏,容易听进意见,对民族关系的处理,主张“华夷一家”,尤为可嘉。

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你用史实证明此论断:

答:(1)、三国时期: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领船队到达台湾(当时称夷洲),开始了大陆与台湾的大规模交往。

(2)、隋朝:朱宽率领船队到达台湾(当时称流求)

(3)、元朝: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理澎湖和流求(今台湾)。

(4)、清朝:郑成功收复被荷兰殖民者占领的台湾;康熙时,台湾归于清朝版图,清政府设立台湾府,属福建省管辖。

(5)、二战后:日本投降后,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收复台湾、澎湖列岛,重新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

6、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答:(1)、经过全国人民的多年共同努力,中国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国防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是国际社会对新中国建设成就的确认,是中国综合实力提高的必然结果。

(2)、中国政府长期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赢得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的尊重。

(3)、从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来看,一方面美苏矛盾尖锐,冷战愈演愈烈,美国希望改善对华关系,籍以牵制、对抗苏联。另一方面亚非国家强大团结起来,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7、邓小平的贡献:

答: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文革后,掀起思想解放运动,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迅速从“以阶级争斗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2)、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此,成为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旗帜。(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对改革开放提出疑问,对党的基本路线产生动摇。在关键时刻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回答了长期以来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不仅对当时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4)、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既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稳定,为中国的统一大业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

8、中国有句话:“养儿防老。”你认为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这句话还有没有意义?现在实行养老保险制度,与这句话有没有冲突?可以从城乡各种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意见。

答:过去,中国没有养老保险制度,老人主要由儿孙奉养,由此有“养老防老”这样的老话。现在城镇虽然基本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但并不表明儿孙赡养敬孝老人、社会尊敬老人这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就失去意义了,就可以丢弃了。养老保险制度只是从经济保证了老人的物质生活,而精神上的安慰与天伦之乐还需要儿孙们提供。广大农村目前基本上还没有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子女奉养孝敬老人是天经地义。因此可以说,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子孙们的经济负担,并没有替子孙孝敬、奉养老人的义务与责任。

9、评价拿破仑:

答:著名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1)、他执政时,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帮助和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制定《民法典》,以法律形式肯定资产阶级的胜利,废除了封建特权,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各资产阶级国家的民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他执政时的对外战争,打击了各国旧的封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但也掠夺了被占领国家的财富,带有侵略性。

10、评价华盛顿:

答: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廉洁奉公,不居功,不恋权,不敛财的高尚品质,以身作则,为美国政府官员树立了一个为官清廉的光辉榜样。

(1)、他临危受命担任大陆军总司令,不畏艰险,领导大陆军和殖民地人民,坚持武装反英斗争,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2)、他坚持共和制,反对君主制,主持制定了美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宪法,组建了第一届联邦政府,巩固了独立战争的胜利成果。(3)、他坚持任期制,反对终身制,在第二届总统任期届满后,拒绝第三次出任总统,开创美国总统任期不得超过两届的先例。

11、评价林肯:

答:(1)、内战期间,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局,加速了北方军事胜利的进程。

(2)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列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12、结合所学知识,评议哥伦布远航美洲与郑和下西洋对历史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

答:郑和下西洋影响:

哥伦布远航美洲影响:第一,哥伦布是世界上第一个将两个原来相互孤立、隔绝的大陆联系起来的人。他的远航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第二,哥伦布远航美洲,加速了欧洲封建社会的灭亡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新大陆的资源,没有印第安人、黑人奴隶般的劳动,欧洲不可能冲破中古时代的黑暗,也没有后来的工业革命。

13、“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是一次令人发指的浩劫,但客观上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某些推动作用。”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观点;也有人认为这种观点符合历史发展的辨证过程。请对这一学术争论谈谈你的看法。

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确实是一场浩劫,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进程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是引发一系列革命运动和战后解放运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当然,我们不能反过来由此推出战争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从而肯定战争的结论。

14、从日本、韩国、新加坡发展的史实中,人们能够得到什么启示?

答:(1)、坚持不懈地狠抓教育事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经济竞争更多地表现为科学技术实力竞争。(2)、要加强同外国的科技合作,大胆地引进海外人才,密切关注世界科技发展最新动态。同时要花大力气消化吸收外来的先进科技。在吸收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特色。(3)、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迅速发展对外贸易,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

15、在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上,巴以双方的极端势力都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的立场,用以牙还牙、以暴对暴的极端方法来制服对方,并向下一代灌输民族复仇主义的思想,你认为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正确的立场和方法应该是什么?

答:从战争中东事态发展来看,中东地区的战争与和平,同双方的极端做法有一定联系。每当一方或双方提出极端的口号,采取极端的行动,想压服对方时,双方的矛盾就会尖锐起来,导致战争爆发,而当一方采取理智的态度,作出和平尝试时,双方的矛盾就会缓和,冲突渐趋平息。巴以双方极端势力的做法,只会加剧矛盾,使冲突一轮一轮地升级,永无休止。正确的立场和方法应该是认识到,双方都不可能用武力达到目的,只有相互承认对方的生存权利,怀着和平的愿望处理各种问题,才有可能为自己争得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产生双赢的结局

16、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贸?加入世贸给我国社会与个人带来了什么影响?

答:(1)、中国需要世贸组织。发展中国家若不想长期落后、被动挨打,就必须顺应潮流,积极融入经济。加入WTO,中国不仅有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权利,还能够参加制定有关的“游戏规则”,在建立国际经济秩序中把握主动权,并且可以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在国际贸易战中占据有利地位。这是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次重大政治经济行动。世贸组织也需要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拥有全世界五分之一多的人口,经济总量和进出口总值均居世界前列。

(2)、带来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从社会来看,入世既推动了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又对中国构成挑战,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如失业。从个人来看,入世后人们享受到部分物美价廉的外国产品,包括各种水果、农产品、汽车等。同时,在部分行业中工作的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17、关于人口、资源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世界上一直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在可预测的未来,人口增长会超出地球供应能力,人类将面临饥饿和能源枯竭,并窒息于自身排出的烟雾空间是有限的,但是其潜在的资源非常多,而且随着科学的发展,还会找到新的资源,因此,为地球确定一个人口的极限,是毫无意义的。你的看法如何?

答: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过于悲观或过于乐观。人类不断地遇到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也会不断地提出新的解决方法,包括控制自身数量的增长,一般不会达到自身毁灭的程度。同时,由于地球空间的有限性,水源、空气等资源也是有限的,人类数量过快增长,也会遭到自然界的惩罚。

18、一战的影响。

答:(1)、战争给人类造成深重的灾难和破坏。(2)、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了一系列革命运动,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3)、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资本主义列强的战略战局。欧洲在世界上的中心地位开始动摇,美国和日本迅速崛起。(4)、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19、二战影响:

(1)、前所未有的灾难。(2)、摧毁了法西斯主义、和平思想深入人心。(3)、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民族运动发展。(4)、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壮大。(5)、客观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20、范缜的《神灭论》一书指出:“人死了,肉体不存在了,精神也随之消失。“为什么我们又说雷锋精神永放光芒,这应怎样理解?谈一谈你的看法。

解题观点:

我们说雷锋精神永放光芒,指的是雷锋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助人为乐,对敌人恨,对朋友爱,公而忘私,螺丝钉精神等等,永远值得学习,值得提倡。这种精神与范缜讲的“神”不是一个概念。

21、中国近代是怎样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请你围绕“落后就要挨打”这个中心,写一篇200字以上的短文,谈一谈你的学习体会,题目自拟。

过程:

(1)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逐步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3)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4)1900——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短文: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cf游戏安全知识答题全部正确答... 一、cf生化大赏答案大全2023cf生化奖励活动的答案是什么?2023年最新答题活动已经开始。玩家可...
猜歌猜知识的游戏规则 一、猜歌名游戏规则有哪些1、本轮游戏共需20人参加,分成两组,每组十人。2、当主持人放出音乐后,猜到...
超级玛丽三代游戏知识讲解 一、网络单机游戏超级玛丽,为什么通关时必须要摘下旗子我相信小时候大家都有玩过或者是听过这款非常经典的...
dnf腾讯游戏安全知识答题答案 一、2021腾讯游戏安全知识答题答案A、都是一起玩游戏的,借给他玩玩呗B、账号密码,不要告知其他人。...
设计一款游戏需要什么知识 一、游戏设计需要什么基础游戏设计需要的基础:1、知识基础:游戏设计原理、用户体验设计程序与方法、二维...
三年级测量知识的游戏题目 一、三年级测量周长的三种方法三年级测量周长的三种方法包括直接测量、使用长度单位和利用比例关系。1、直...
奇怪的冷知识游戏下载中文 一、你知道哪些关于游戏中的奇怪冷知识许多网友们在玩游戏的时候都会总结一些游戏当中的冷知识,将这些知识...
能源利用的理论知识游戏 一、飞船太空采集能源的游戏下载地址:类型:安卓游戏-冒险解谜版本:v0.1大小:61.41M语言:中...
能科普知识的小游戏下载 一、让你爱不释手的益智类小游戏有哪些游戏市场现如今可谓竞争激烈,每一款游戏也是极尽自己的能力,想打造...
扩大知识面游戏有哪些类型 一、工作之余,有哪些能够很好地拓展知识面的手机小游戏在现在这个游戏横生的时代,游戏从一开始简单的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