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玩游戏或参与娱乐项目时,我们的大脑会释放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物质。多巴胺是一种传递我们快乐和兴奋信息的神经递质。所以我们玩游戏的时候,会觉得很开心,当然也会全神贯注。而学习却是无聊的,有时甚至令人枯燥无味。自然大脑也不会产生多巴胺,也不会传达快乐或兴奋。
事实上,很容易理解,当我们对某事感兴趣并感到高兴时,大脑会释放多巴胺并向我们发送快乐的信息。这样,大脑释放多巴胺,从不同的角度或以有趣的方式学习,我们可以学会快乐,当然也可以专注于学习。那为什么我们的大脑更容易沉迷游戏而不是学习?
1、现代科技的进步,游戏的种类丰富。
通常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选择游戏,在游戏中很容易上瘾。所以我们需要合理地安排游戏时间,认识到沉浸在网络游戏中的利弊,并使用良好的判断力。
玩游戏时,全身心投入活动的感觉会带来高度的兴奋和满足感,但在游戏结束时会有很大的失落感和焦虑感。为了摆脱这些负面情绪,我们无意中会持续下一局,这个循环是一步步进入游戏的开始。
2、游戏是一种消遣,更轻松
不动脑子,可以玩很久的游戏。事实上从起床到晚上12点都玩手机,即使在一天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常常不会感到疲倦。
当然说完全不需要大脑是不恰当的,游戏也需要动脑筋,选择最佳方案完成,但不需要使用太多的大脑。不信假设你一天看了一个视频,你还记得你看到了什么吗?不用说,可能记得 2分钟的内容不足,就像每天走在街上遇到很多人,但基本上不记得他们。
3、大脑有所谓的奖励系统
它基本上让你在做某事时感觉更好,而在你不做的时候感觉更想去尝试,只有拥有想要的东西,才能得到安抚。这基本上就是大脑奖励系统的工作原理。
更具体地说,奖励系统是一组神经结构,大脑的许多组成部分被围绕“奖励”刺激特别是“快乐”的情绪激活,而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负责各种关键的因素。每当您感觉良好时,无论是电子游戏成瘾还是吃垃圾食品,您的奖励系统都会充满多巴胺。这就是你真正“享受”你的原因。
当你玩电子游戏时,你会发现它非常有趣,网络游戏会让人上瘾,因为它们会刺激身体、产生多巴胺并让你感到快乐。主要原因是缺乏自制力,容易沉浸在游戏中。学习通常很无聊,这与玩电子游戏的方式完全相反,你的大脑奖励系统不会产生多巴胺。
4、游戏比学习持续的时间更久
为什么我们不能长期学习?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学习需要调动大脑、思考和专注。这就像高速运作的大脑机器,但长时间持续却很困难。因此,如果学习一段时间,往往会感到疲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大打折扣。这实际上是在提醒我们的大脑,是时候休息了,已经超负荷了。
游戏不必花费大量精力,但学习需要集中注意力和快速的大脑操作。两者相比,显然在手机上玩起来很轻松,也很容易长时间持续。
5、游戏反馈及时,游戏世界规则清晰
关注游戏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游戏很好玩,以至于沉迷于其中。游戏中的角色将按照指令行事,有一定的规则,当你杀死一个怪物时,经验值会被清楚地记录下来。每次升级,系统都会以奖励你一些装备,并且可以学习新技能和使用新设备。
简而言之,在游戏中所有努力都会得到系统而清晰的回报,这种有效的反馈和成就感是其他学习活动都无法实现的。而学习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不能保证你下次考试成绩会立刻显著提高,总是要经过时间的磨练,比起游戏,学习确实很难坚持下去。
网络时代最让家长头痛欲裂的莫过于孩子打游戏上瘾。孩子年纪小,自制力较差,沉迷游戏很难拯救。我妹妹就是不折不扣一网瘾少女,简直让爸妈操碎了心。这两年孩子又进入了叛逆期,家长说什么都反着来,甚至逃学去朋友家里打游戏。
NO.1不要用家长的身份去管教,而要尝试循序渐进的引导。
父母是管教无能了,无论说什么孩子叛逆反应都特大。没办法,自家妹妹又不能放弃,于是我只能非常无奈地接过了教导妹妹的大旗。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十四岁的小家伙逃学去一位姐姐家打游戏的事,她口中的这位姐比她大两岁,辍学在家,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经常就是自己住。这个大孩子就是非常典型的【精神小妹】,父母为了不让妹妹跟她厮混,无奈之下允许妹妹在家打游戏。
其次要了解到孩子是一个什么性格,比如我妹三分钟热度。我先是给她推荐了几个游戏,并且跟她一起玩,逐渐她开始不再对之前的那一个游戏过度关注了,毕竟要“雨露均沾”,她还愉快地把我纳入了“自己人”范畴。通过一段时间的平等相处,她也放下了戒心,我趁机说按时上学就可以允许你玩我的游戏机,而且我陪你玩,她同意了。
NO.2注意策略,不要过激,逐渐引导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价值感。
孩子正在叛逆期,主要的心理特征是封闭性、社会性和前瞻性。在这个时期孩子的内心世界其实是丰富而敏感的,非常渴望被认同,而且很容易对新奇的事物产生好奇甚至上瘾。娱乐活动太少,也会让孩子觉得游戏就是世界上最好玩的东西。
于是我会带她去看有格局的电影、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性质或者学校的活动,比如之前报名了社区志愿者,最近又在参加画展活动。我发现每次得奖或者被夸奖之后,她就会非常振奋,兴高采烈的讲她在活动过程中的趣事,还结交了很多优秀的同龄朋友,沉迷游戏的时间大大减少。而且把打游戏作为奖励,“合法化”了之后,她反而不再那么执着了。
所以我认为,“治疗”孩子的网瘾,最重要的就是了解孩子的心理和性格爱好,然后对症下药,这是很关键的。虽然我妹现在还没有彻底跟网游说拜拜,但是已经达到了趋于合理的程度,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希望能对教导网瘾孩子有所帮助吧~
过去的孩子都是光想着出去玩,现在的孩子都是沉迷游戏,相信现在有不少孩子因为迷恋游戏而导致成绩下降,甚至影响身体健康,所以这件事也就成了家长最头疼的,那么,如何防止孩子迷恋游戏呢?其实很简单的
第一:不要突然没收孩子的手机或盲目卸载游戏,不然这样孩子可能会接受不了,从根源上完全杜绝孩子玩游戏甚至是玩手机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网络发达的年代,想让已经沉迷游戏的孩子完全离开游戏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家长可以限制孩子玩游戏,但是不要完全禁止
第二:给孩子规定玩游戏的时间:每天只能玩1小时的游戏,接触游戏的次数不能超过4次,并且每天晚上8点以后不准进入游戏。孩子一段玩超时就要禁止下次玩,也可以选择带有防沉迷措施的游戏:防沉迷主要是根据未成年人————开启防沉迷措施后,每日只能玩1小时的游戏,玩过之后当日无法再登录游戏,并且每天晚上8点至次日凌晨6点游戏无法进入。
第三:如果孩子已经沉迷上瘾,限制游戏明显就是不行的了,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一些道理:告诉孩子玩游戏会导致成绩下降,还会损伤眼睛视力以及影响身心健康,并且研究表明每日游戏超过2小时的人会有抑郁症风险!把这些科学道理告诉孩子,这样孩子就会知道不玩游戏可以获得健康的身体!并且也可以给孩子讲一讲某些人因为玩游戏荒废学业而没考上大学的故事,孩子一般都很通情达理,听了这些道理也就不玩了!
第四:限制孩子游戏的种类,教育专家表示——未满12岁的孩子手机里严禁下载王者荣耀,吃鸡,和平精英,迷你世界,我的世界这5款大型网游!因为大型网游非常容易上瘾,不到12岁的孩子几乎没有自控力,很容易沉迷游戏无法自拔,所以孩子如果不到12岁,手机里尽量下载休闲类的小型游戏。因为小型游戏往往不含一些激烈的对战,孩子不会沉迷游戏。12岁以上的孩子才可以下载大型网游,但是为了防止孩子沉迷,大型网游的防沉迷也是非常严格的,家长要告诉孩子严格遵守
第五:家长一定要及时告诉孩子——游戏未经过爸爸妈妈允许不允许私自下载!因为孩子私自下载游戏非常容易下载不良游戏,所以家长一定要监督孩子!不准孩子私自下载网游!一旦发现孩子私自下载网游就要马上卸载作为惩罚!并且告诉孩子——没有爸爸妈妈允许不准擅自给游戏充值。因为有很多孩子给游戏充值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所以这些一定要严格限制!
第六:如果孩子沉迷游戏现象十分严重,那么家长也可以采取别样措施——家长可以让孩子玩难度非常大的关卡,但是孩子由于年纪小,玩游戏的水平肯定也是不高的。难度非常大的关卡孩子总是通不了关,就会失去对游戏的兴趣,久而久之就不再沉迷游戏了,但如果孩子水平非常高,那就不管用了。
这就是我说的六种方法,建议大家好好看看,游戏其实就是个害人的东西,一定要限制孩子玩!
上一篇:孩子学知识也能玩的游戏app
下一篇:孩子游戏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