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结合系统资料及个人经验列举各兵种特性,攻防对比,兵种相克等等如下:
〖步兵〗这是一个基础兵种,除了建造要求低和廉价外无任何特性。可以说所有兵种都克步兵。用途:采集,前期打打零到一级野地还可以。建议:除了任务需要外不必多造。
〖摩托化骑兵〗简称:骑兵。前期主力兵种,速度很快,在打一到四级野地时都有优势。(1000骑兵通刷四级以下野地)用途:炮灰军团首选兵种。
〖装甲车〗攻一般,防御中等,速度很慢。特性:也是该兵的一大优势,具有相当的对空能,在前期克制轰炸机(在数量可观的情况下)是一把利器。多次见有人抱怨,飞机居然打不过装甲。特性如此下次小心咯!用途:炮灰成员之一,数量大时可用“金甲战术”征服寇城。
〖轻坦克〗前期掠人主力兵种,不过也属暂时过度型。其造价便宜,攻防相当,速度可以说优越。前期用作玩家间对抗的首选。也是炮灰军团主力成员。建议:过渡兵种千万不要留恋该淘汰时,立马淘汰天生被突击,火箭飞机等兵克制,在突击兵,普及时赶紧淘汰到炮灰部队中。
〖重坦克〗如名,皮粗肉厚,属于耐打型,不管前期后期都被热爱陆军玩家所钟爱。也有它自己的优势,除了速度比轻坦慢点外,其他性能都有不少加强。用途:炮灰成员,白刃战死顶部队。建议:可以适量供养一批。
〖突击兵〗实用兵种,强力推荐荣誉产品,不管对空对地性能优越,虽然都不突出但绝对无愧于“实用之王”称号。不过天生授火箭克制。用途:横扫全部野地,配合火箭炮灰横扫所有寇城。建议:供养十万以备后患。
〖火箭〗“陆地之王”克制所有陆军。速度慢,油耗高,耗粮多,被所有飞机克制是其弱点。但王者就是王者不管有多少缺点,陆地战中无出其右…可以说是通杀。用途:玩家间对抗,掠寇,征寇。建议:因为粮耗高,后期实用性一般,保证防守和刷寇的供养就可以了,一般四到五万足以保证日常需求了。
〖侦查机〗速度快,除侦查敌情外,用途广泛详见《侦查妙用①》和《侦查妙用②》建议:供养十万反正不耗粮,造价便宜。
〖卡车〗交通工具,运输工具。装载量大,资源运转,采集,军队调派都必须用到它。实用指数五星(^^满分)建议:供养二十万,用处多多。
〖歼击机〗空中霸王加强力炮灰。造价便宜,速度快,对空能力超强,耗粮低,油耗一般,防御力相当好,这些都是该兵种的优点,实用性极强…唯一弱点对地攻击一般注定它只能称霸蓝天,对全领域性的霸主无缘。特点明显用途广泛(主要试用于玩家间所有战争级对抗全飞机的海岛。)建议:此兵种,多多益善,只嫌少不怕多,结合养兵兵城,供养两百万实属正常。
〖轰炸机〗速度快,对地攻击强,对防御攻击强是其优点。天生脆皮和被歼击克制以及油耗粮耗高,都是其致命弱点。所以养供养大量轰炸机的人为数不多,养兵得要实用嘛!但在前、中期时,对抗陆军的无坚不摧,受到大批玩家的钟爱。(这里提醒各位轰炸粉丝,高手们绝对全力发展歼击,出门也得留神)
〖驱逐舰〗海军,拥有所有海军的共性:防御高。该兵作为海军基础兵种,各性能均衡但不突出很少有人,大量供养。
〖潜艇〗海军中速度最优越的,对海攻击极强,克制所有海军兵种(由于海军都皮厚,所以数量一定得上规模)用途:用于玩家对抗中主力攻击海军,切记其主要弱点是对空能力差,歼击、轰炸都是其克星,尤其是轰炸机对地攻击又高,天生克制潜艇。还有就是打系统海岛时对抗战列舰和航母。建议:海军发展的前中期可主力供养大批。到别人战列舰航母成几万规模后用处就不大了。
〖战列舰〗防御极为出色,速度一般,有效防空对舰能力强。造价太贵,造速慢,难养耗油,弱点与优点同在。优秀的综合能力,使其也被相当部分玩家热捧……
〖航母〗绝对的王者,对空、对地、对防、对海。性能都是最强悍的。最突出就是对空依脱本身的超强防御,对战飞机基本稳赢不输。但霸主有个弱点,不能离开海域,-_-***呵呵。难养、油耗高!这也是海军的共性。建议:安自己的实际条件决定供养数量。理论是越多越好。
〖特种兵〗也叫敢死队。首先提醒大家:特种属于空军,受空军技能及科技加成。优势在于对防能力极强,城墙,防御这些设施在特种面前如同摆设…但我个人觉得特种缺点同样巨大:耗粮极高,一个耗10,根本不容你多养。脆皮,防御力极差基本一碰就死,相当于步兵。造价成本高。……不过特种机动性很高,征服敌对城用兵不二选择。建议:不必要供养太多,唯一的用途就是拆墙,养八万左右就好。
以上是各兵种的相关特性,具体数据也就不列举了。(游戏中点击进入兵厂,点击相应兵兵种就能看到完全数据啦,记得结合科技等级去看,才是该兵的真实实力。)这帖介绍的是各兵种的隐藏属性及相克知识。更多更全面的理解还是努力游戏中实践吧!!o∩_∩o
@@@@@@@@@@@@@@@@@〖炮灰〗名词解释:顾名思义,就是扛打,送死的兵,不求能生,只求能挡敌一个回合。
火箭克所有陆军,这东西对地80!射程3300!很厉害,8级和8级以下的野地都没飞机,500~600火箭全搞定,无伤亡。但注意,在战斗时碰到5000装甲车时(8级地)需要指挥,先前进点距离,再退着打(不然会全军覆没的),一样无伤亡。火箭最怕的就是空军了,9级的地都有2500多的轰炸机。飞机就要用装甲车打(数量至少要一样),其它陆军都打不赢。我知道的就这些了,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这个要根据个人情况而言,如果你的目标非常清晰,就是要读研,一定要成功。确定“二战”前,要认清自己“欲论人者,必先自论”。对你来说,压根儿没搞清楚“我为什么考研?”那就没用了。因为只有发自内心想做的事情,才会拼尽全力。
首先,你为什么要选择二战。假如是为了工作,或者想提升自己的学历,二战当然是有必要的。毕竟一生中能改变命运的机会并不多,考研就是其中之一。但如果只是不想参加工作,或者跟风,那就实在没有必要了。考研成功与否和坚持有关,更需要方向。“二战”是否要调整目标和专业需要谨慎地做好决定,如果由于现有专业导致自身学习动力不高,更换方向的话也可以是个选择。
考研失利,这也是最常见的。很多人第一次考研发挥不好,有的初试不及格,有的复试不及格,有的成功录取,但现实和理想差距很大。你能在社会上创造什么样的价值,你的理论能得到多少分,你怎样才能达到这个水平?经常评估自己,更好地了解自己,以便将来有更好的发展。据相关数据统计,2018年至2022年短短5年时间,考研人数从238万增长至456万,几乎翻了一番。考研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考生难免会因为成绩不理想而落榜。考研失败了,要不要二战取决于自己个人的信念与目标。
还有就是自己在第一次参加研究生考试时的状态。在第一次参加研究生考试时,学生是不是发挥出了自己应有的水平,是不是尽全力了,还有哪些提升的空间,这些自己心里都要非常清楚的才行。不要盲目选择二战,也不要轻易放弃二战。
情报,左右战争胜负之关键。无论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现代战争,一条关键情报所起到的作用能够胜过千军万马。第二次世界大战堪称是情报战争,可以说,改变战争走向的不是军备,甚至不是策略,而是情报。毕竟很多策略都是在情报的基础上制定的。于是,反法西斯联军的胜利,除了要感谢做出英明决策的领导人,奋勇拼杀的士兵,还得感谢前线以及幕后的情报人员。其中一个人,是有着计算机之父,人工智能之父的Alan Mathison Turing,艾伦·麦席森·图灵。电脑科技的鼻祖怎么和战争扯上关系呢?电影《模仿游戏》给出了答案。在深入这部2015年奥斯卡热门影片之前,不妨先透过故事背景,了解真实世界中的艾伦·图灵,以及那段鲜为人知的二战历史。《模仿游戏》采用的是非线性叙事,一开始就去到了1951年。不过主故事线是从1939年开始。 1939年9月1日,人类回想起了被战争所支配的恐惧。德国军队在那一天对波兰发起闪击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时候的艾伦·图灵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数学家,被誉为英国数学领域的奇才,他***到「”布莱奇利庄园”参加一个秘密项目,专门研究破译德国的密码通讯系统「”Enigma”。「”布莱奇利庄园”里的秘密组织,就是英国***通讯总部前身,相当于美国的国家安全局,与英国军情五处、六处合称为英国情报机构的「”三叉戟”。有资料显示,1939年二战爆发时,布莱奇利庄园里的工作人员已经达到200人;到1943年,其规模超过了6000人。”Enigma「”,恩尼格玛密码机,则是电影中的终极BOSS,是一种用于加密与解密文件的密码机。纳粹德国的军事通讯文件,大都用这种恩尼格玛进行加密和解密,尤其是高级机密,就算反法西斯联军截取了情报,面对一串天文数字也无可奈何。超过一亿亿种排列组合的可能性,没打错字,是「”10,000,000,000,000,000”,不是一亿,想靠「”暴力破解法”来逐一试验可能性,破解的可能性犹如花十辈子来买中一次彩票。更让情报人员绝望的是,德国人每一天都会用不同的密码设置模式,也就是说,情报人员只有18小时的时间破译,因为第二天又得换一种新的方式重新来过。总之,”Enigma「”犹如德国的一条加强版马奇诺防线,摆在了反法西斯联军的面前,所有人都认为它牢不可破。电影中,图灵很快就意识到,光靠「”人力”,根本不可能完成任务。于是他开始设想一种「”模仿游戏”,用机器去模仿人工运算。其他人在努力做数学题,他却自己一个人搞起了机械工程。这好比数学课上做物理作业,领导很生气,图灵也受到了很大的阻碍。「”阻碍设置”是《模仿游戏》成功的重点因素,不过本文先学习下历史知识,下一篇在谈电影剧本的优秀之处。真实的历史中,图灵遇到的麻烦肯定也不比电影的少,只是现实和改编故事似乎有点不一样。首先是机器,影片中由图灵一手策划打造的「”克里斯托弗”机器,俗称「”图灵机”,澎湃新闻的一篇报道,百度百科的资料都指出,实际上早在1938年底就有了,而且发明者也不是图灵,而是波兰的数学专家。机器的名字也不叫「”克里斯托弗”或「”图灵机”,而是La Bomba,「”炸弹”。图灵是很天才,但「”用机器对付机器”的想法绝不只有他一个人才能想出来。正如中校所说,图灵并不是唯一擅长做「”游戏”的人。图灵故事的开始之前,还有着一段非常重要的前史。现实中,如果没有这段前史,单凭图灵一个人,根本是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内打败恩尼格玛。电影中,这段前史通过中校的一句台词带过。「”是波兰情报局从柏林弄回来的。”恩尼格玛是德国发明家亚瑟·谢尔比乌斯于1918年成功发明,1926年德国方面就开始投入使用。对于德国这些不知所云的电文,英国等大国的情报部份纷纷宣告放弃破译,他们尝试过很多方法都毫无用处。但德国的邻国波兰就不敢松懈了,他们没有放弃破译的工作。正当专家们一筹莫展之时,德国的一位知情人士把恩尼格玛机器的情报给了法国间谍,法国专家终于可以复制出一***用的恩尼格玛来研究。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是就算恩尼格玛弄到手,知道它的运行原理,法国人还是没能破解密码,于是他们只好把情报给了波兰人。波兰人似乎要更聪明一些,他们通过复制出来的原型机找到了恩尼格玛的弱点,并制造了「”炸弹”机器用来破译。终于,波兰人真的成功破了一些恩尼格玛密码。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所察觉的德国人升级了恩尼格玛,波兰人又懵逼了。1939年4月27日,德国撕毁同波兰签订的和平条约,波兰方面赶紧把研究成果交给同盟国,结果,一位作家把一台波兰制造的恩尼格玛回了英国。大概就是电影中出现的那一台机器。所以感谢图灵的同时,也必须记得三位波兰数学家的代表人物,马里安·雷耶夫斯基、杰尔兹·罗佐基和亨里克·佐加尔斯基,以及那些不知名的工作人员,他们为破译恩尼格玛做出了重大贡献。只可惜,波兰人的研究还没来得及完全成功,德国人就在1939年9月发起侵略战争,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把波兰给灭了。既然得到了波兰人的研究成果,英国布莱奇利庄园这边的方向应该很明确才是。所以《模仿游戏》中只有图灵一个在研究机器的情节不一定真实,特别是他说要花10万英镑造机器的点子,知道内情的领导肯定不会反对,因为波兰人就是通过机器破解的密码,别说10万,100万他都不会拒绝。事实上,图灵只是整个恩尼格玛漫长破译历程的最后一步,如果直接搜索关于恩尼格玛的资料,图灵的名字并不是排在最前面,也不是出现次数最多的。在休·怀特摩尔创作的戏剧「”破译密码”把图灵视为二战中帮助英国破解恩尼格玛机的密码的最大功臣之后,图灵在这方面的贡献才得到了一定的加强。如果不是一部《模仿游戏》,可能更多的人还不知道这位天才曾经在英国的情报机构上过班,用另一种方式参与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图灵确实在整个破译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根据波兰人的研究成功,用自己的理论,升级了「”炸弹”破译机器。电影里也不否认他是从老的「”波兰编码机”中受到启发。依照图灵理论制造的新炸弹机投入使用后,英国破解恩尼格玛如鱼得水。两年内,英国就造了大约50台「”图灵炸弹机”。恩尼格玛,至此被彻底打败。与电影的描述相同,布莱奇利庄园里所有相关破译人员没有立刻得到表彰,反法西斯联军也为了不让德国人发现已经成功破译,不得不「”装不知道”,做出了很多牺牲。几十年后,普罗大众才知道,布莱奇利庄园对恩尼格玛的成功破译,至少使得战争提前两年结束,并至少挽救了1400万人的生命。《模仿游戏》与历史的情况基本相符,只是为了要突出主角,个别情节做出了修改,并且大大渲染了图灵的功劳。看完电影后,真的好像是图灵凭借一己之力扭转了整个二战的局势。只是理性地思考一下,事实肯定不是这样的。而对于图灵性格孤傲,与同事相处很不愉快,这是确实存在的。对他性取向问题的描写,不仅迎合事实,还提升了影片的情感深度。 1952年,图灵家中遭遇盗窃,警察因此发现他是同性恋者。那时候,同性恋在英国是违法行为,图灵被控以「”明显的猥亵和性颠倒行为”的罪名。也就是《模仿游戏》开头的情节,只不过电影里的时间写的是1951年。二战的功劳还不能公开,图灵只好默默接受了「”化学***”的处罚。他的人生也从此一蹶不振。 17世纪,一个苹果启发了「”经典力学之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20世纪,一个苹果却杀死了「”计算机之父”艾伦·图灵。 1954年6月7日,图灵服食了一个带有氰化物的苹果,在家中床上去世,享年41岁。人们发现暴力带来深深的满足感,但除去这些满足感,暴力行为会变得非常空洞。——《模仿游戏》
上一篇:二有奖知识问答游戏规则
下一篇:二战前的游戏理论知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