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游戏
1、《森林运动会》
我在《森林运动会》一课中,就设计了一个猜谜语的环节,让小朋友特别感兴趣。具体的游戏过程是这样的:课前我在黑板上贴了一些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是用不同颜色的彩色纸剪的,每一个小动物身上都写了一则数字谜语。上课的时候,我首先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小朋友高兴地回答说喜欢,于是我让他们一起看黑板上的小动物,说:“这些小动物每人给大家出了一则谜语,你们谁猜中了就把小动物送给谁。”小朋友一听,高兴极了,争先恐后地举手说要来猜,我让小朋友分小组来猜,每一小组猜一则谜语,结果小朋友几乎都猜出了谜语所代表的数字,所以我就把小动物奖给了他们,看到他们兴高采烈地拿着漂亮的小动物互相炫耀的样子,我的心里感到由衷地高兴。
2、《1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时,我设计了一个“碰球”的游戏来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如我先出示数字8,对学生说:“嗨、嗨,我的3球碰几球?”学生可以说:“嗨、嗨,你的3球碰5球,”学生说出的数必须与老师说的数合起来是8。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迅速地说出碰球的数,于是10以内数的组成很快就被小朋友牢牢地记住了。《10以内数的分与合》2
在教学《10以内数的分与合》时,我设计一个扔皮球的游戏,让学生讨论数的分与合的不同方法。学生分成小组,指名学生拿10个皮球,看谁先报出他扔进几个皮球,就让谁来扔皮球,并请他讲讲是怎么想的。如一个学生扔完后,篮外有3个皮球。有的说我是想3和7合成10,所以扔进7个球;有的说前面一个同学篮外有4个球扔进6个,现在篮外是3个,我可以肯定他扔进了7个,因为外面少一个,里面就多一个„„学生们从不同角度想出正确答案,呈现出思维的个性化,多样化,更可贵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10以内的加减法》
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学生最喜欢和我一起参加“乘车游戏”,游戏之前,教师需要准备一些司机头饰和算式卡片,把它们发到每个学生手中,游戏开始了,得到司机头饰的学生就当小汽车司机,戴上头饰神气地站到指定的地方,我一般也是戴上头饰当“小司机”,每个头饰上写了一个10以内的数,拿到算式卡片的学生就根据自己卡片上的得数去乘坐不同的“汽车”,全部上车之后,由司机验票,乘错车的被罚下车,验票结束之后,司机就带领乘客在音乐声中“坐车”,因为有我的参与,所以孩子们显得特别兴奋,他们都想坐上我的车,都为能跟老师一起做游戏而感到自豪。
4、《分类》
在教学《分类》这课时,一开始我就问学生: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学生齐声说好,所有的眼睛都注视着我,思想高度集中。此时我轻声慢语地说:“请小朋友们注意听,并按老师要求去做。小朋友们请注意,请你按我的要求做:男孩子请你站起来,女孩子请你站起来;高个子男孩坐下去,矮个子男孩坐下;长头发女孩坐下,短头发女孩坐下;大眼睛的小朋友请你拍拍手,小眼睛的小朋友请你拍拍手;穿皮鞋的小朋友请你跺跺脚,穿旅游鞋的小朋友请你跺跺脚;全班小朋友们一起跺跺脚!”在这样有趣的游戏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追求和掌握知识的精神力量,为学习《分类》做了很好的铺垫。
5、《有余数的除法》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分水果游戏:“六一”儿童节到了,我们班要举行联欢会,老师给每组同学准备了一些水果,请小组长打开水果箱,将本组的水果每人分5个。学生分完后发现:15个苹果,每个人分5个,可以分给3个人;16个梨,每个人分5个,可以分3个人,多了1个;18个香蕉,每个人分5个,可以分3个人,多了3个„„为什么有时没有多余,有时多1,有时多3呢?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这样,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有意注意到发现问题,在他们心灵上初步有了“余数”的痕迹。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在讨论中悟理、在尝试中形成认知结构。
6、《10以内数的顺序与大小》
在教10以内数的顺序与大小中,就可设计游戏“找兄弟”,学生拿着数字卡片“6”说:“我今年6岁,弟弟比我小两岁,弟弟在哪里?”学生们想出答案举起数字卡片“4”说:“我今年4岁,比你小两岁的弟弟在这里。”学生继续问:“比我大1岁的哥哥在哪里?”学生举起卡片“7”说:“今年我7岁,比你大1岁的哥哥在这里。”在这个游戏中,学生依据数序知识想出结果,轻松的掌握知识,也为今后学习有关的应用题做了铺垫。
7、《数学乐园》
在教学实践活动《数学乐园》时,我设计一个踢毽子比赛的游戏活动,将学生按座位划分为苹果队、西瓜队、香蕉队,每队推选一名运动员和一名统计员,在30秒钟内统计踢毽子的个数,老师贴统计表,统计员用红、绿、黄彩笔做统计,其他同学数数。根据统计结果,学生就会知道:(1)一共踢几个?(2)谁比谁多或少几个?(3)谁再踢几个就和谁同样多?„„这样,通过不断应用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归纳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促进每一个学生掌握有效的分析问题策略,发展学生的策略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8、《30以内的加法》
例如:在学习30以内的加法后,我设计了一个打扑克牌凑21的游戏活动,这个游戏活动包括了30以内所有进位(不进位)的加法。只要学生熟悉游戏规则,其学习效果令人惊喜。每四人一个小组,每个人都尽情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有的把头凑在一起看牌的点数,有的坐下来做记录,有的翘起小屁股趴在桌面上出牌,有的走出座位向老师请教。因为牌上有实物点,对于计算暂时不熟练的学生,还可以借助数点数的方法来计算;对于大部分学生,只要小组长的两张牌刚出手,“等于多少?”的话音未落,对方小组员已迅速抢答出得数。看到每个同学都在这种积极主动的活动中乐此不疲地学习,我感觉自己真开心,好像回到了跟他们一般年纪的童年。游戏教学,不是靠老师出色的教,而是靠学生自主的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组织者、引导者,让出大量的时间给学生游戏活动,孩子们
在不知不觉中熟练了计算方法,教师的工作更加高效。这样自由的数学课堂,难怪他们这么喜欢上数学课。
9、《加、减混算》
例如,在学习加、减混算时,课一开始,我就问学生:“小朋友,你们乘过汽车吗?”同学们齐声回答:“乘过。”“好,下面我们来做„乘汽车‟的游戏。”录音机播放出小汽车喇叭声响的音乐,有6位学生上来乘汽车,到站后下去3人,又上来2人,学生通过看到的情境,马上能顺利地编出两步计算的生活中的数学题,计算就更不在话下了。这样导入新课,自然贴切,趣味猛增,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同教师的讲课交融在一起,在游戏活动中轻松、愉快、有效地掌握了知识。
10、《平均分》
在教学“平均分”一课时,课刚开始,我就问学生:“小朋友,你们知道小猴子最爱吃什么吗?”学生们回答:“桃子。”“对。瞧,今天猴兄弟俩一块儿上山摘桃子了。你们看,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让学生甲、乙扮演猴兄弟俩,搀着一篮桃子入场。)学生观察得出:“一共摘了8个桃子。”提问:“你认为怎么分最公平呢?”让学生分组讨论后派代表亲自分一分,再引导学生说出:“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进一步提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说出:“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子呢?”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意识地通过游戏的形式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让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增强了他们的问题意识,“猴子分桃的游戏”功不可没。
为了确保活动扎实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活动方案制定工作,活动方案其实就是针对活动相关的因素所制定计划类文书。那么制定活动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学生校园游戏活动方案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生校园游戏活动方案篇11、活动形式:
校园趣味游戏活动分为竞赛环节和娱乐环节,两个环节都进行体育关、智力关、趣味关游戏。
2、活动方式
(1)竞赛环节(14:30——15:30)
各系团总支学生会和校学生会自行组队(每只参赛队为4人,男、女各2名),6只参赛队抽签,2只参赛队同时进行“闯三关”游戏。
(2)娱乐环节(15:50——18:00)
由同学自由组队(每只参赛队4人,至少有1名女队员),参加“游戏闯三关”游戏。
3、奖项设置
(1)竞赛环节
6只参赛队根据“游戏闯三关”成绩排名,取前三名。一等奖:1个,电话卡50元x2x4400元
二等奖:2个,电话卡50元x8400元
三等奖:3个,雨伞14元x12168元
(2)娱乐环节
每只参赛队都有参与奖,准备50份x8元500元
以系为单位,统计各系参加活动参赛队数量,最多评该系团总支为优秀组织奖
活动内容及程序
1、体育关:本关以时间长短评分
跳绳(以每分钟跳绳次数的多少进行计分)背靠背(以往返时间的长短进行计分)三人四足(以时间的长短进行计分)
双人接力蹲跳(以时间的长短进行计分)
火车赛跑(以时间的长短进行计分)
2、智力关:本队在4分钟内答题数评分
题目举例:昭通师专哪一年建校?全校共有多少个系?………
3、趣味关:
快乐套圈(以每队套进的个数进行积分)
小李飞刀(以射中的环数的多少进行计分)
筷子入瓶(以筷子进入瓶子的多少进行计分)
穿针引线(以30秒内把线穿进针的多少进行计分)青蛙跳水(以把青蛙~乒乓球,跳进水盆个数的多少进行
计分)
夹弹珠(以5分钟夹起的弹珠的多少进行计分)
4、活动程序:如图
体育关,智力关,趣味关三关,竞技最后以三关的总分设置奖品
5、参加方式:现在住在的新区的所有系必须参加,每个系选报三只参赛队为必赛队,每个队限报人数四人,每队必须有一名女生。其他同学可以自由组队,每队也只限报四人,其中每队必须有一名女生。比赛时待所有参赛队完成每关时方进入下一关进行比赛。
6、活动过程:
[1]体育关
闯关方法:单人游戏时每队只可选一人进行比赛,集体项目可以全队参加。
闯关内容:摇摇乐(以一次性转动呼啦圈的时间的长短来计分)跳绳(以每分钟跳绳次数的多少进行计分)背靠背,心连心(以往返时间的长短进行计分)袋鼠学本领(以往返时间的长短进行计分)无间道~三人四足(以时间的长短进行计分)双人蹲跳(以时间的长短进行计分)
火车赛跑(以时间的长短进行计分)
推山牛(以往返时间的长短进行计分)
[2]娱乐关
闯关方法:单人游戏时每队只可选一人进行比赛,集体项目可以全队参加。
闯关内容:快乐套圈(以每队套进的个数进行积分)
好歌大家K(清唱一段或是猜歌迷,以猜对歌曲的多少进行计分)
乾坤大挪移(以吹球进碗的个数进行计分)
小李飞刀(以射中的环数的'多少进行计分,环数越少分数越高)
识别国旗(以说对的次数的多少进行评分)筷子入瓶(以筷子进入瓶子的多少进行计分)
穿针引线(以30秒内把线穿进针的多少进行计分)青蛙跳水(以把青蛙~乒乓球,跳进水盆个数的多少进行计分)
夹弹珠(以5分钟夹起的弹珠的多少进行计分)合力吹气球,这是一个趣味搞笑题,不参加比赛,但各系对必须参加完成。
[3]智力关
闯关方法:全队参加趣味问题的抢答,以全队抢答对问题的多少进行计分。
学生校园游戏活动方案篇2一、活动主题:
游戏庆元旦,师生同求趣
二、活动目的:
游戏是深受儿童喜爱的一项活动,很符合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好胜,善于模仿等身心特点。符合智障儿童发展的游戏,能为其开放性思维提供更大的探索空间并能更好地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使智障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增进知识、增长才干、启迪智慧,同时学习与人交往的本领。通过本次游戏活动,提高孩子们对节日文化的认识;提高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从中获得快乐、自信;培养不同年龄段孩子在游戏中合作、谦让;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都有积极的作用。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上午8:30
四、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注:三、四年级合班,在三年级教室游戏)
五、活动对象:
全体学生
六、游戏方式:
轮班制,各班班主任为看班老师,负责讲解游戏规则,带领学生游戏;副班主任为带班老师,带领本班学生换班游戏。
李校长、周书记巡视。摄像:裴保全
换班顺序为三、四年级(三年级教室)——五年级——二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六年级,循环进行。在换班开始前,各班需先在本班举行自己的游艺活动。换班开始后,每个游戏10分钟时间,听体育老师的哨声进行换班。
七、游戏内容:
二年级:运粮食
三、四年级:打保龄球
五年级:喊数抱团
六年级:夹乒乓球
七年级:夹气球跑
八年级:投球入筐
九年级:抢凳子
学生校园游戏活动方案篇3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校青少年儿童的综合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游戏中感受童年,在游戏中体验快乐,用爱心感召每一位同龄的孩子,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在自己的节日中尽情享受童年的快乐,让微笑在这里绽放。我校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地点时间:
20xx年10月 22日地点:学校操场
二、活动主题
祖国在心中,微笑永绽放
三、活动对象
全校学生、部分教师
四、活动内容
(一)活动安排
1、时间:20xx年10月22日
2、地点:操场
3、领导讲话
4、宣布游戏活动开始。
(二)游戏体验
1、时间20xx年10月22日
2、地点:操场
3、参加人员:全校学生、部分教师
4、活动内容:
(1)“萝卜蹲儿”游戏:由一、二年级同学集体参加。
(2)“多人传球--跳绳”游戏:六年级22名学生分两组,10人胯下传球,一人跳绳。
(3)“猜词语”游戏:三年级同学两两一组,一人看词语做动作,一人猜。在规定时间内,猜对次数多的一组获胜。
(4)“拔河比赛”“跳绳比赛”:
四、活动要求
各班主任老师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切实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努力让广大少年儿童度过一个安全、愉快、有意义的节日。
孩子上小学二年级数学文字题理解能力差,不会做怎么办?
可以尝试让他划关键词,我们就是这样的,虽然我们已经六年级了
我的孩子上小学三年级数学理解能力差怎么办你好,
做的题目过少,汉子是否理解。
加强语文阅读理解。多做些数学题目即可。
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二年级数学不会做上图:向上平移8格
左图:向左平移9格
右图:向右平移9格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三小题不会做。如果不减少或增加西瓜,两种筐都装满是不可能的,所以我猜题目出错了。
小学二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差怎么办如何提高小学二年级数学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很多同学总以为计算式题比分析、解决问题容易得多,因而在计算时或过于自信,或注意力不能集中,结果错误百出。因此,计算教学不容忽视。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呢?在教学工作中,我做了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总结几点心得如下:
一、发现问题,改变学生认识。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我首先在学生中开展了一项活动:让学生自己搜集计算中经常要犯的错误,包括出错原因,看谁找的认真,错因找的准。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也就把问题抖落了出来:
(1)题目看错抄错,书写潦草。6与0,1和7写得模棱两可;
(2)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等;
(3)计算时不打草稿;
(4)一位数加、减计算错误导致整题错;
(5)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
从一些学生的计算错误来看,“粗心”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方面是个自然成长过程,第二方面则可以采取相应方法进行培养,所以在引导学生分析原因的同时,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出来,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做题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数是粗心大意、马虎、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在计算训练时,要求学生一定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1、看:就是认真对数。题目都抄错了,结果又怎么能正确呢?所以,要求学生在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及时与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抄错数或运算符号。要做到三点:①抄好题后与原题核对;②竖式上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③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
2、想:就是认真审题。引导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不应拿起笔来就下手算,必须先审题,弄清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然后才能动笔算。另外,计算必须先求准,再求快。
3、算:就是认真书写、计算。作业、练习的书写都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一定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尤其要符合规范,数字间有适当的间隔,草稿上的竖式也要数位对齐、条理清楚,计算时精力集中,不急不抢。
4、查:就是认真演算。计算完,首先要检查计算方法是不是合理;其次,检查数字、符号会不会抄错,小数点会不会错写或漏写;再次,对计算中途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进行检查和演算.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培养学生口算能力,切实打好基础。
口算是主要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它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
1、为了提高学生口算的准确率和速度,我根据学生知识结构,有意识地让学生记一些特殊数学的组合,如:和是整十、整百的两个数(73和27,98和2等)这些计算结果的记忆,不但对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计算速度。
2、每堂课上安排练习。每节数学课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时间,安排3~5分钟的口算练习(口算天天练),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多种形式变换练。例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对抗赛”、“接力赛”等等,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应该贯彻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全过程,既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只要家长能够和老师积极配合共同关注孩子,孩子的计算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孩子二年级,应用题理解能力差怎办?多辅导,讲解,不要无目的的买辅导书,有些书看不懂也是白买,建议家长自己看看教科书理解完给孩子讲解
孩子做数学题时,不会做,理解能力差怎么办耐心引导,及时鼓励。学会转变一下自己的讲课方式,。
孩子数学理解能力差怎么办数学是开发思维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学技术的基础,如物理,化学,机械,计算机,光电技术都需要数学做基础,数学不学好,学这些时就困难了.所以,数学一定要学好.
为上大学做做准备.
学习要安排一个简单可行的计划,改善学习方法.同时也要适当参加学校的活动,全面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多听(听课),多记(记重要的题型结构,记概念,记公式),多看(看书),多做(做作业),多问(不懂就问),多动手(做实验),多复习,多总结.用记课堂笔记的方法集中上课注意力.
其他时间中,一定要保证学习时间,保证各科的学习质量,不能偏科.
每天要保证足够的睡眠(8小时),保证学习效率.
安排适当的自由时间用于与家人和朋友的交往及其他活动.
通过不懈的努力,使成绩一步一步的提高和稳固.对考试尽力,考试时一定要心细,最后冲刺时,一定要平常心.考试结束后要认真总结,以便于以后更好的学习.
眼下:放下包袱,平时:努力学习.考前:认真备战,考试时:不言放弃,考后:平常心.切记!
成功永远来自于不懈的努力,成功永远属于勤奋的人.祝你成功.
小学二年级的题目,不会做。。。分别填入64和16
规律是:中间的数等于周围三个数的和。
小学二年级数学能力拓展题因为有一个人连篮子一块拿走,他的桃子在篮子里
上一篇:二年级知识抢答游戏题目
下一篇:二年级知识挑战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