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在家中对孩子进行教育,这就需要您多和幼儿园家长们沟通,了解您的孩子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培养,针对孩子的实际进行有目的的教育。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大班幼儿育儿知识大全,期望对你培养你的宝宝成长有所帮助。
大班幼儿育儿知识:孩子需要更多的"心情教育"
近日,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于中国式嫉妒的反思。孩子需要更多的“心情教育”
4月16日下午3点多,复旦大学的官方微博头像由原来的红色黯淡成黑白,这所著名的高等学府,在第一时间以这样的方式痛悼她优秀学子的离去――当天下午3点23分,复旦大学投毒案受害人黄洋终因多脏器衰竭,离开人世。
“家长失去爱子,学校失去宝贵学生”,复旦大学官方微博这样写到。年轻而优秀的医学硕士黄洋,他原本可以继续深造,去感受医学的魅力、责任还有艰辛;他原本可以继续他的梦想,用他的努力去报答年迈的父母;他原本还可以继续他的西部支教路,用他的爱去温暖那些幼小心灵。然而,年轻的生命却因为另一颗年轻黑暗的心,终止于他最灿烂之时。
据复旦校方通报,警方已基本认定同寝室同学林某有犯罪嫌疑,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过程中。且不论投毒者杀人动机如何,是“故意”还是“误伤”抑或其他,是对被害人的优秀羡慕嫉妒恨也好,或是心理扭曲导致的极端行为也罢,单是其对寝室内饮水机投毒这一行为,就令人唏嘘不已,究竟是什么样的怨怼,使得投毒者的内心燃烧起如此仇恨的火焰,猛烈到必须以毁灭他人的生命来平复?
有人把这种嫉妒称为“中国式嫉妒”,嫉妒心理不只是中国人才有,但中国式嫉妒则是,看不了周围的人比自己好,比如同学之间,同龄或相同背景同事之间等。就地画个小圈子,圈外的人怎么好都可以,但圈里的不行,这种画地为牢产生的嫉妒就是典型的中国式嫉妒。它能够扭曲人的心灵,吞噬人的人性,到了极致就能干出这两起伤害案的罪恶。
而又是谁制造了中国式的嫉妒?是你,是我,是我们中国式的互相攀比的教育理念。我们小的时候,是不是爸爸妈妈经常说,“你看邻居家谁谁谁,哪哪比你好。”以此来鞭策我们?在幼儿园,老师是不是经常说,让我们来比赛,看谁吃饭吃的快?我们上学了,老师是不是经常说,谁谁是我们班最好的?你都没法和人家比?仅就在幼儿园这段,这样的教育方法往往能立刻见效,也非常容易就能让孩子做出我们期待的事。长此以往,孩子们关注的是我比谁如何如何,而不是自己的行为,这就是中国式嫉妒的萌芽。
因此,父母从小的教育何其重要!在复旦大学投毒案中,不光是黄洋很优秀,他的那位室友也同样的优秀。我们的教育一直只停留在对智商和才能的培养上,却忽视了对道德和人格的培育。殊不知,后者对于我们的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幼儿需要“心情教育”
在国外,面对学校忽视道德教育,以致大量年轻人迷失人生方向的现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立学校加入了推行人格教育的行列,许多学校设置了有导向性的、以“心情教育”为核心的人格、素质教育课程。专家说,“心情教育”就是训练人的本质中最深层的动机,使人的知识、品德和意志都能朝着崇高的目标发展,使人的情感、欲望建立在美好心灵和健全人格的基础上。爱的训练与体察,是心情成长的营养素。在这方面,父母、老师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可缺少。在不少国家,“心情教育”从幼儿时期就开始了。孩子在享受父母之爱的同时,学习以爱回报父母,从小培养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的品格。孩子的心情素质在爱的熏陶下逐步发展成熟。当孩子成人后,以这种人格素质与其他人相处,就会建立起充满和谐与友爱的社会。人格培养与道德训练,共同构成了“心情教育”的完整内容。
“‘怎样能让我的宝宝更聪明?’几乎每位中国妈妈都爱问我这样的问题。”东京女子医科大学母子综合医疗中心主任仁志田博司说,10年前这位专家就随“关心下一代工程”来过上海。在他看来,和10年前相比,中国妈妈似乎越来越过分关心孩子的智力发育,很少有妈妈关心孩子如何形成自己的品格,以及家长行为会对孩子人格产生什幺影响,这个倾向令人担忧。他认为,“智力过人”是父母强加于子女的愿望。其实,培养婴儿品格比开发智力更为重要,更让孩子受益终生。即使是0-3岁的婴儿,也已经能够通过父母充满爱心的行为和指导培养健康的品格。
大班幼儿育儿知识:少看电视有益孩子语言发展
小孩子学发声,练说话都是与父母和经常接触的周围的人交流得来得。所以孩子通过看电视是没法学好语言的,首先一个就是,他只是听,没有互动,不需要理解意思。电视也不会根据孩子的反应来重复说话或者什么的。同时看电视占用了孩子与别人交流的时间,所以不要让孩子过多看电视,尤其是小孩子。
家中每打开电视1小时,婴幼儿从成人口中听到的话,就会少500至1000个字。研究人员让329个2个月大至4岁的孩童穿特制的背心,背心的口袋里装了一个小型数码录音机。在长达两年的研究中,录音机会在12至16个小时内,不间断地录下孩童所说和听到的话。
结果:当研究人员计算成人所说的字句和孩童的发声,以及成人与孩童之间的声音交流时,他们发现只要开着电视,不管大家是否专注看电视,大人和孩子所说的话都减少了。
此前曾有研究认为,有些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认知能力差,也与家中长时间打开电视有关。所以,日本儿科专家建议:不要让2岁以下的婴幼儿过多看电视。
孩子沉迷电视有哪些害处?
宝宝大多喜欢看电视广告,这是因为广告色彩鲜艳、画面精美、变化快,视觉的冲击力强,可以说是有声有色,能满足宝宝喜欢新鲜多变事物的特点,所以宝宝一般都爱看广告。可以让宝宝看一会电视,但时间不可过长,这么大的宝宝看电视的时间最好控制在2-10分钟左右。因为看电视过久会对宝宝造成一些不利影响:
1、不利于宝宝的视力发育,婴儿眼睛还在发育中,视力还未发育完善,不断闪烁的电视光点会对孩子的眼睛造成伤害。
2、经常看电视,电视画面的快速转换会影响宝宝的注意力,时间久了会使孩子难以集中精力专注于某一件事。
3、经常看电视会影响宝宝的语言能力。这时期的孩子正值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需要不断看妈妈的口型、听妈妈的声音,然后不断的模仿,才能发出咿呀学语声,才能学会说话。也就是说孩子的语言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玩耍中慢慢培养起来的,而电视不能给予孩子模仿的对象,孩子看不清口型也听不清声音,所以经常看电视会影响宝宝关键时期语言的发育。并且也会影响到宝宝探索周围环境的兴趣,影响其他能力的发展。
4、长时间看电视势必会影响到家长与宝宝一起游戏的时间,减少了实施早期教育的时间,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总之孩子的语言能力是通过反复的与人交流得来的,并且言语之中还带有思想。若是脱离了这两者之中的任何一个,都会使孩子的语言能力低下。电视这个祸根,可以一下子就占去了这重要的两点。所以在孩子学说话的期间,不让孩子看电视,是明智家长的明智之举。
大班幼儿育儿知识:开发宝宝音乐潜能的方法
音乐智能不像语言或逻辑数理智能那样对于人类发展不可或缺。但是,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需要以音乐为手段,培养心灵的美感(和谐、统一)。对儿童进行音乐智能的培养,能够锻炼其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陶冶情感,激发创造性,以达到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此外,音乐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思维。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从小学习乐器的人身上发现,他们的头脑反应速度较快,悟性较高。这是因为,从小学习乐器的孩子很早就开始锻炼注意力的分配,手眼的协调和反应,甚至是通过识谱来锻炼记忆力。
代表人物与适合职业
音乐智能强的人适合选择调音师、指挥家、作曲家、乐手、歌手、音乐评论家等职业。音乐大师贝多芬,男高音演唱家多明戈,中国著名指挥家曹鹏等都是具有较强音乐智能的代表人物。
适合0~1岁宝宝音乐潜能激发的方法:
1、抱宝宝在怀内,随节奏翩翩起舞。
2、抱着宝宝站镜前,随音乐节拍轻轻摇晃宝宝的身体,当音乐改变时,变动活动方式。
3、模仿并鼓励宝宝尝试随着音乐做舞蹈动作或哼唱。
4、为子女洗澡或更换衣服时,也可作为共享音乐的时光,随着音乐节奏拍按摩宝宝肌肤,活动一下宝宝的小腿和上肢。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3—5岁宝宝,这个年龄段是发展儿童对节奏和音调敏感性的关键期。因此,从小培养儿童的音乐智能,不仅有利于儿童的学习和智能发展,还是他们今后人生道路得到精彩生活风景的需要。音乐智能是指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
大班幼儿育儿知识:怎样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有好奇心、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孩子的好奇心若是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挫伤孩子好奇的动力,有好奇是将来拥有创造力的必备条件,对于父母来说,怎么样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就成了难题,因为有的时候孩子的好奇心会让我们不耐烦。
很多家长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孩子对很多事物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可满足他的要求之后,却发现孩子没过多久又不喜欢了。最让家长感到为难的是,不满足他吧,怕影响他兴趣爱好的养成;满足吧,孩子好像没一样能长期坚持。
“电视机为什么有显示屏啊?手机为什么也有啊?为什么地铁走着走着外边就黑了?飞机为什么在天上飞不在地上走?为什么会堵车?燃气灶为什么会着火啊?”孩子的一连串“为什么”常常把爸爸妈妈搞得焦头烂额,而且是问了一遍又一遍。爸爸妈妈解释得口干舌燥,孩子仍没有打住的意思。奶奶在旁边很纳闷:孩子为什么和我没话啊?爸爸笑了:你懂得还没有孩子懂得多,当然不问你了。
宝宝对事物发生了兴趣,与其担心宝宝毁坏物件,不如教给宝宝使用方法,满足宝宝想要自己操作的好奇心,也给了宝宝锻炼的机会,有助于宝宝更好地积累生活经验。所以,尽可能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并做个和宝宝一样好奇的父母,引导宝宝去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需要家长注意的是,别把孩子的好奇当成兴趣。如果宝宝的好奇心仅仅停留在好奇的层面上,那么宝宝的好奇也仅仅是好奇而已。这就是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好奇的人很多,而具有创造力的人却并不多的原因。
幼儿心理学家认为,中外幼儿在1岁半之前的好奇心多能得到满足,而在1岁半之后,中外教育原则的差异性就逐渐表现出来——西方幼儿的好奇心仍然能得到无条件满足,西方妈妈们往往不以成年人的思维方式与整洁要求来限制其探索性行为,哪怕这一行为会留下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现场”。在中国,宝宝的“捣乱行为”常常会遭受打压,后果是孩子会变得干净整洁、循规蹈矩。但,他不再探索、好奇和发现。
所以说不管怎么样,事情的好坏都是两方面的,看我们更注重什么而已,但是适应社会应该是不变的准则,家长应该根据国内主流思想,然后添加一点点不同这样。若是孩子太过于鹤立鸡群了,那么即使是多么优秀的孩子,也会变得很迷惑。
大班幼儿育儿知识大全相关文章:
1.幼儿园大班育儿知识篇
2.幼儿园大班春季育儿知识大全
3.大班幼儿的育儿知识
4.幼儿园大班幼儿的育儿知识
5.幼儿科学育儿知识大全
6.幼儿园大班秋季育儿知识大全
7.幼儿秋季大班育儿知识大全
8.大班幼儿新育儿知识
9.大班最新育儿知识
10. 2020年幼儿园大班育儿知识范文
1、根据幼儿智力发展水平进行的分类,分为列举性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性游戏、规则性游戏。
2、根据社会性发展水平进行的分类,分为旁观游戏、独自游戏、平行游戏、协同游戏、合作游戏。
活动性游戏,活动性游戏侧重于培养小儿各种基本的动作操作的技能,促进婴儿眼手协调能力的发展,是婴儿游戏活动的最基本表现形式。
发展语言的游戏,婴儿的语言游戏是发展儿童口语能力的有效形式。它主要训练小儿正确的发音能力、理解语言的能力,使儿童随年龄的增长,逐渐能较清晰地用语言表达自已的思想和情感。
扩展资料:幼儿游戏就是适合于幼儿玩耍的游戏,以开发幼儿的智力和动作的协调性等为主要的目的。幼儿游戏是幼儿教育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要让幼儿能在玩中学,学中乐的方式学习,让父母能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游戏是自然的学习途径,特教工作者应将游戏视为自然的教学情境,特殊儿童没有和同侪一起游戏,想要做到融合是很不容易;如果我们体认到游戏在认知、社会、语言、情绪的重要性,游戏将能变成重要的课题。
【#亲子教育#导语】游戏能促进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发展,语言交往能力是儿童适应生活、适应未来发展的一种基本能力,而游戏是培养儿童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幼儿园互动游戏大全【11则】,欢迎大家的关注。
1.幼儿园互动游戏大全
游戏名称:《小星球带我们一起来闯关》
目标:
1、情感态度:专注、敏锐、遵守规则、竞争意识、合作意识。
2、知识技能目标:快速运球、运球的稳定性及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体能目标:下肢肌肉力量和手腕力量、速度、灵敏性。
准备:
小篮球4个、呼啦圈20个、明星头像4个、200平方场地上摆好四组器材。
游戏规则与玩法:
小球星当小组长排成四路队一起来进行闯关比赛。
1、第一关:小球星右手运球绕过四个小舞台。
2、第二关:右手运球宝宝快速跑到终点原地双手拍5下球。
3、第三关:右手运球宝宝快速返回跑到小舞台上,抱着球宝宝跨过四个小舞台,站在最后一个小舞台上将球滚传给下一位小球星。
4、哪一组最先闯关成功的为胜。
由易到难的梯度:
1、第一关:小球星左手运球绕过四个小舞台。
2、第二关:左手运球宝宝快速跑到终点双手拍球绕小舞台一圈。
3、第三关:左手运球宝宝快速返回跑到小舞台上,抱着球宝宝双脚并拢跳过四个小舞台,站在最后一个小舞台上将球传给下一位小球星。
4、哪一组最先闯关成功的为胜。
指导策略:
在快速奔跑中运球一定要控制好球的方向与高度,球的高度不应高于幼儿的胸前。
篮球:小、中班
2.幼儿园互动游戏大全
游戏名称:《小猪闯关》
目标:
1、情感态度:遵守游戏规则、刻苦耐劳、不惧害怕、体验乐趣。
2、知识技能目标:弯腰双手地滚球、“S”形地滚球、独木桥上平衡滚球。
3、体能目标:腰部、脚下的力量、平衡、协调。
准备:
小篮球人手一个、“S”形线路、平衡木8个
游戏规则与玩法:
1、幼儿弯腰双手推滚小猪(小篮球)直线走。
2、幼儿沿着“S”形的线弯腰双手推滚小猪(小篮球)前进。
3、幼儿推滚小猪(小篮球)滚过平衡木。规则:幼儿在地滚球的过程中双手不可以离开小猪(小篮球)。
由易到难的梯度:
1、直线地滚球
2、“S”形地滚球
3、地滚球过平衡木
指导策略:
要指导幼儿地滚球的正确动作(双脚打开与肩同宽,自然弯腰,双手向前推滚球,眼看前方。)
皮球:小班
3.幼儿园互动游戏大全
游戏名称:《蚂蚁搬豆》
目标:
1、情感态度:专注、自信淡定、团结合作。
2、知识技能:背靠背运球
3、体能目标:协调能力、灵活性、手部力量。
准备:
皮球20个
游戏规则与玩法:
老师介绍游戏的玩法将幼儿分成两队,每两人一个小组,站在同一条起点线上,两个小朋友用背夹上球学一学螃蟹走路,以哨声为准,到达终点后原路返回,交给下一组小朋友,依次进行,最先完成一轮的一队获胜,途中皮球掉下来,应放回身体原位继续前进。
由易到难的梯度:
可以用身体不同的位置进行合作。
指导策略:
同时用力夹着球,同时迈步,两个夹球的小朋友不能一个高一个矮。)小朋友在游戏的过程中齐心合力、相互配合,在迈步时小朋友可以喊着口号,这样就能做到同时迈步,同时停止。
4.幼儿园互动游戏大全
游戏名称:《夹球走、跳》
目标:
1、情感态度:自信淡定、专注、准确、空间、判断力、敏捷、球感球性的锻炼
2、体能目标:小腿肌肉力量、脚腕力、速度、发展动作的协调性。
3、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夹球走、跳的练习,提高幼儿控球能力,发展动作敏捷性。
准备:
皮球人手一个、100平方场地中间画好四条直线(起点、和终点线)。羽毛球人手1个、篮筐4个、200平方场地上贴好4组标记、1-15的数字卡片、4种颜色的有形状纸若干张。
游戏规则与玩法:
幼儿人手一个皮球,球夹在两只脚掌内侧,站在起点线上,听到教师口令后,幼儿以最快的速度向终点线方向走,以最快跳到终点线的幼儿为胜;
另一种玩法:将幼儿分为四组,排头的幼儿把球夹好,听到教师口令后,迅速地往终点线跳,到点后将球抱着回来交给下一个幼儿,交完球的幼儿站在本队队尾,以此类推,以最快跳完的队为胜。
由易到难的梯度:
幼儿站在自己的位置,反复练习夹球的技巧,掌握了夹球方法后,练习夹着球走与跳,再到夹球快速地跳。
指导策略:
在夹球走、跳的过程中幼儿间隔距离要适当,相邻幼儿要互相配合,避免球落地,要是球落地了,马上捡回来夹好,继续参加比赛。幼儿注意力要高度集中。
足球:大班
5.幼儿园互动游戏大全
游戏名称:《小猪进山洞》
目标:
1、情感态度与品质:空间、果断勇敢、公平公正无私评判、足球规则意识。
2、知识技能:脚底、脚内侧、脚尖射门。
3、体能目标:射门力量、爆发力、精准度、平衡、灵敏性。
准备:
小足球40个、跨栏12个、足球门2个、操场布置
游戏规则与玩法:
1、推小猪进山洞(用脚底推球进门):把小朋友分成4组进行比赛,每组有一个裁判交叉记录,每组小朋友用自己的方法把球踢进老师所摆的2个跨栏架,进一个得一分,进两个得两分,不进零分。
2、踢小猪进山洞(用脚尖推球进门):把小朋友分成4组进行比赛,每组有一个裁判交叉记录,每组小朋友用自己的方法把球踢进老师所摆的2个跨栏架,进一个得一分,进两个得两分,不进零分。
3、赶小猪进山洞(用脚内侧推球进门):把小朋友分成4组进行比赛,每组有一个裁判交叉记录,每组小朋友用自己的方法把球踢进老师所摆的2个跨栏架,进一个得一分,进两个得两分,不进零分。
由易到难的梯度:
1、踩球向前运球
2、踩球向前绕障碍运球射门
3、踩球向后绕障碍运球射门
指导策略:
提醒幼儿踩球的技巧,不可以很用力踩在球上,只能轻轻踏在球上端。
6.幼儿园互动游戏大全
游戏名称:分类
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标:
发展思维能力
游戏准备:
食品、玩具的实物卡片若干套
游戏方法:
分给每个幼儿一套实物(或卡片),提问:“这里有些什么东西,它们有什么用?请你把它们分成两堆,该怎么分?”引导幼儿将它们分成吃的、玩的各一堆。
指导建议:
刚开始游戏时,分类的材料应选择食品、玩具等幼儿熟悉的物品,种类以两种为宜,待幼儿熟悉游戏后,可以将分类的材料增加到三、四种。
7.幼儿园互动游戏大全
游戏名称:请你照我这样做
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标:
发展观察力与模仿能力
游戏方法:
1、先教会幼儿能与教师对答:“请你照我这样做。”“我就照您这样做。”
2、教师一边做幼儿熟悉的动作(如刷牙、洗脸、洗手等动作),一边说:“请你照我这样做”,让幼儿边模仿教师的动作,边说“我就照您这样做。”
8.幼儿园互动游戏大全
游戏名称:我的五官
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标:
培养幼儿的听力,不被别人动作所干扰。
游戏准备:
幼儿已能正确指认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眉毛、耳朵
游戏方法:
老师发出口令如“眼睛”要求幼儿自己指认自己的相应部位,(同时老师也指出自己的五官中任意一部位,老师指得或对或错,加以干扰幼儿)。
游戏规则:幼儿指认的必须是自己所听到的,不能被老师干扰。
指导建议:
五官也可扩展为自己各身体部位。
9.幼儿园互动游戏大全
游戏名称:分彩石
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标:
提高辨色能力
游戏准备:
三种颜色的彩石,三种颜色空盒子
游戏方法:
将彩石按颜色的不同分别放入三种颜色空盒子,如红色彩石放入红色盒子中。
指导建议:
还可以进行大小的分类。
10.幼儿园互动游戏大全
游戏名称:找娃娃
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标:
发展听觉能力
游戏准备:
能发出声音的娃娃一只
游戏方法:
请一名幼儿扮演妈妈,暂时离开集体。其余幼儿坐成圆圈,双手放在背后。将娃娃藏在一个幼儿的背后,然后请妈妈进入圈内找娃娃。藏娃娃的幼儿手按娃娃,让娃娃断断续续发出声音。妈妈根据声音寻找娃娃。找到了便更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
游戏规则:
1、妈妈找娃娃时其余幼儿不能提醒她。
2、娃娃必须藏好,妈妈只能根据娃娃的声音去寻找。
11.幼儿园互动游戏大全
游戏名称:分辨食物
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标:
游戏时能品尝出4种不同类型食品的味道
游戏准备:
事先准备几种味道、硬度和温度不同的食物和饮料。
游戏方法:
准备时不让幼儿看见,然后对孩子说:“今天请宝宝扮演盲人,尝一些好吃的东西。但要在尝好后说出是什么东西,是什么味道。”接着,就用手帕蒙住他的眼睛。
1、吃水果:分辨甜、酸味,给幼儿吃生梨、橘子、香蕉、柠檬、苹果、葡萄、西瓜等(根据当时季节选择水果)。说说吃的是什么?是什么味道?
2、吃饼干:分辨甜、咸味,给幼儿左手拿甜饼干,右手拿咸饼干。吃后举手示意哪只手拿的是甜饼干,哪只手拿的是咸饼干。
3、吃糖:分辨硬、软的触觉,可给小儿吃硬的水果糖及软的奶糖。要求小儿说出尝后的感觉,哪种硬,哪种软。
4、喝饮料:分辨冷、热、温的感觉,给小儿分别尝冷开水(或冰水)、温开水,让小儿喝后分辨冷、热、温的感觉。
游戏结束时,将手帕解开,让小儿看看尝过的食品、饮料,并要求再说一次是何物?何味?
上一篇:儿童教育单机免认知识游戏
下一篇:儿童教育游戏知识大全简单